淮南市地税局在细化量化省局规定动作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自我加压,确定了六项自选动作,打出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攻坚年”组合拳。
一是开展“优秀办税服务厅”和“服务之星”评选。与市总工会联合,利用省局即将统一安装的办税服务厅职能管控平台和办税满意度直评系统,对全市办税服务厅和窗口人员进行量化评分,计划对6家“优秀办税服务厅”和10名“服务之星”予以表彰。
二是开展纳税人分级分类辅导培训。市局与航信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培训场所和纳税人端软件师资力量,按实际需求定期组织培训班,对全市新办纳税人实施培训;基层分局主要负责对辖区内D级纳税人培训和预约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拓展咨询服务功能。在市级12366热线的基础上,组建市局咨询服务中心,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做精12366热线,做强微信、QQ平台,逐步实现纳税咨询和回复“扎口”管理,同时承担申报提醒、完税(费)证明打印、软件密码修改等职能,实现咨询服务功能由“单一”向“综合”转变。
四是完善税企服务联络机制。在全面落实省局《税收管理员工作指引》的基础上,建立各级机关联系纳税人机制,市局和各县区地税局(分局)机关人员(包括领导班子)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纳税人,以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加强税企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加强办税服务厅与管理部门业务协同。在办税服务厅和驻政务中心窗口统一设置基础管理事项窗口,窗口人员由办税服务厅统一管理,负责现场办理管理部门承担的业务工作,无法现场办理的“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内部流转”,避免纳税人“多头跑、多头找”。
六是进一步加大工作考核力度。根据省局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市局监测情况,每两个月对各县区地税局(分局)满意度调查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行通报,对上半年总分全省排名后50位且全市排名后3位的,市局将对县区地税局(分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责令班子作出书面检查;对全年总分全省排名后30位且全市排名后2位的,实行单位绩效评优一票否决,取消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个人年终评优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全年总分排名高于全省平均位次的,给予单位适当的绩效考核加分,低于全省平均位次的,给予单位适当的绩效考核扣分。